Smooth out the wrinkles of the heat.
当高温不断成为热搜上的关键词,当数据一点一点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环环相扣,
我们能做的,或许就是尽力抚平全球高温的褶皱,给它减减碳,让它降降温。
回顾全球现代化发展历程,人类已经完成了
“蒸汽时代”、
“电气时代”、
“信息化时代”
的三次工业革命
前三次工业革命主要依赖化石能源,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,二氧化碳排放也呈
指数级增加,引发全球气候变化问题,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。
个人减碳
Personal carbon reduction:
绿色生活的新时尚
The New Fashion of Green living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《数字碳中和白皮书》统计,交通领域碳排放占比近1/4,
其中陆路运输以约80%的比例居于首位,其次是水运约10%和航空业约9%。
低碳出行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,也是个体对人类气候命运共同体的响应。
除此之外 个人要加强对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认知和意识,并自觉与日常生
活联系起来,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用、办公、数字金融等,都是我们绿色生活努力的方向。
首先 应努力获取信息,了解个人的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量,以及所
购买产品的能耗和排放信息;
其次 基于以上信息做出更绿色的消费选择,包括避免不必要的消费、转变消费方
式等,必需的消费要尽可能降低消费行为所产生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;
最后 还要积极宣传,同时帮助他人提高减排意识,引导其选择“零碳”消费。毕
竟,消费者的选择可以影响到生产者,从需求端促进生产企业做出改变,从而为碳达 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的贡献。
国家协同:绿色发展的新展望
National synergy: New prospects for Green development
当前 以全球高温为代表的极端气候席卷全球。IPCC 最新报告显示,我们如果要实
现控制温升不超过 1.5℃,需要 2030 年人为 CO2排放量要比 2010 年减少约 45%,
在 2050 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。
当今世界,“绿色发展”早已刻不容缓。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
调整的重要举措,全球正在联手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布局,为应对全球高温等极端气候
现象提供各国智慧。
美国大力推动5550亿美元
的清洁能源计划,在基础
设施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
域加大投资,并重点补贴
电动车的购买者和安装屋
顶太阳能的家庭;
America
德国将放弃化石燃料的目
标提前至2035年,拟加速
风能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
源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
100%可再生能源供给。
Germany
欧盟计划2021年至2030年
间,每年新增3500亿欧元
投资,推进电动汽车、公
共交通运输等实现减排目
标;
European
Union
而中国一贯秉承着减缓与适应并重的理念,把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
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。2022年6月,我国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《国家
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》。《战略》明确了“主动适应、预防为主,科学适应、顺应
自然,系统适应、突出重点,协同适应、联动共治”
的基本原则,并提出到 2035 年,
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。
China
从长远来看
应对全球气候危机,还要跳出气候变化,在生态文
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框架下,促进面向具有气
候恢复力的发展路径转型。面对这一关系人类未来
命运的宏大考题,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
与者,将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负责任的答卷。
On a long-time view
> >冰与火的较量,从不独行